|
古冶:“鄉土人才”領跑特色農業長城網唐山訊(張威 杜振超 記者 楊雨熹)“多虧了專家來傳經送寶啊,看這葡萄長得多好,今年又是大豐收!”在古冶區王輦莊鄉后水峪村,農戶們望著大片長勢喜人的葡萄園笑得合不攏嘴。 水峪的葡萄、小菜園的黃瓜、太古莊的櫻桃、二街村的油桃……提起王輦莊鄉的特色農產品,古冶區及周邊的百姓們都如數家珍。 近年來,古冶區王輦莊鄉以加強鄉土人才隊伍建設為契機,不斷激發鄉土人才活力,大力推廣“鄉土人才+合作社+農戶”的模式,全力抓好全鄉拳頭農產品的推廣,有效提振了鄉村經濟發展內生動力。 村里的技術骨干指導村民大棚黃瓜育苗。古冶宣傳部供圖 該鄉通過村級黨組織推薦、黨員群眾評議等程序,對農村技術能手、回鄉知識青年、退伍軍人、種植大戶等進行重點跟蹤培養,建立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檔案,目前已建立了100余人的農村人才信息庫。結合村“兩委”換屆工作,將條件成熟的農村致富帶頭人調整進入村“兩委”班子,把鄉土人才從“幕后”推向“臺前”。鼓勵鄉土人才帶頭興辦經濟實體、發展特色農業項目,讓鄉土人才成為帶領群眾致富的“領頭雁”,真正實現振興大戲人才唱。 倪慶樓是后水峪村的村民,創立了峪興葡萄合作社,他既是村里的農業致富帶頭人也是技術骨干,誰家葡萄種植技術上遇到難題都來找他這個“及時雨”。村民費存生種了二十來畝葡萄,但是總也過不了葡萄套袋這一關。套了袋的葡萄揭開袋子后爛果嚴重,損失很大。倪慶樓了解到這種情況后,主動上門教他套袋手法及技術,還帶著費存生去潘家峪葡萄基地參觀,到葡萄溝學習考察。技術改進后,費存生家的葡萄長勢喜人,當年就多賣了二萬多元!靶录夹g就是好,讓咱的日子更有奔頭!”費存生高興地說。 農戶栽植大棚黃瓜。古冶宣傳部供圖 此外,該鄉圍繞農村發展需求,按照“走出去、請進來”的思路,強化技術培訓,不斷提升鄉土人才素質。自去年以來,該鄉分期分批舉辦了各類主體培訓班,選拔20余名政治素質好、“雙帶”能力強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多次赴北京、灤南、豐南、昌黎等地進行鄉村振興專題培訓觀摩;組織鄉人才技術骨干“走出去”培訓10余次;邀請唐山農學院王永存等專家教授來鄉授課20余次,培養骨干專業技術人才80余人,培訓農業散戶2000余人次。此外,該鄉還依托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、“黨員空中活動室”等平臺,實現農村黨員干部“面對面”培訓,不斷更新鄉土人才思想觀念,在全鄉開創了以人才為本、以技術為牽引力、帶民致富的良好局面。 (長城網) |